<span id="wufzt"><pre id="wufzt"><sup id="wufzt"></sup></pre></span>
          <th id="wufzt"><pre id="wufzt"><sup id="wufzt"></sup></pre></th>

          <rp id="wufzt"></rp>

              成玉寧

              博士 | 江蘇

              認證V: 設計大師

              熱榜排名:

              10

              榮譽:江蘇省設計大師
              簡述:東南大學特聘教授,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景觀學系主任,東南大學景觀規劃設計研究所所長,東南大學風景園林學科帶頭人,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人保部風景園林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學校土建學科風景園林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理事、中國長城綠化促進會生態人居與綠色建筑分會會長。
              擅長領域:

              市政景觀

              數字景觀

              智能景觀

              人氣:

              10328

              作品:

              0

              觀點:

              5

              視頻:

              3

              設計觀點

              更多>>

              世界人居智庫 | 成玉寧:未來已來,數字景觀賦能鄉村振興 | 世界人居眼·專家訪談

              本文將介紹成玉寧教授主導的數字景觀實驗室在數字景觀領域的發展歷程。數字景觀研究與實踐是"數字中國"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數字技術對景觀環境進行數據采集、分析和模擬,為人居環境規劃建設提供科學依據。數字景觀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分別是1.0階段的計算機輔助設計,2.0階段的地理信息系統應用,以及3.0階段的拓展式增強虛擬現實技術。這些階段的發展推動了景觀規劃設計工作的效能提升,并實現了數字化、科學化與藝術化的結合。當前,數字景觀正進入成熟階段,數字孿生景觀與拓展式增強虛擬現實技術的引入使得數字景觀能夠

              2023-07-12

              8077

              艾景獎 | 生于斯、長于斯、融于斯 | ——鄉村空間特色的營造

              首先要說明,這里說的鄉村空間更多是指村落空間,而不是生產空間。大家知道中國的鄉村今天強調的是“三生合一”,就是以農村的“生態”本體為基礎,融合了鄉村的“生產與生活”,不單純是狹義的景觀,也與上午詹姆斯說的歐洲情況不大一樣,因為我到羅馬大學講學,對意大利、西班牙的鄉村有所了解,在那里有許多鄉村今天可能真的成為了像詹姆斯所說是“中產階級的樂園”,因為大家回避城市的問題,尋求更安逸的生活方式。

              2022-09-22

              6638

              相反相成:基于數字技術的城市道路海綿系統實踐 ——以南京天保街生態路為例

              聚焦城市道路水環境旱澇問題及其產生機制,探討了系統解決城市道路水環境問題的策略及設計途徑,提出基于多目標優化的城市道路海綿系統構建及績效量化研究方法,結合南京天保街生態路系統實踐以及3年來基于物聯傳感技術獲取的監測數據,從地表徑流控制、雨水利用、生境優化、經濟效益4個方面綜合定量分析研究。實踐證明本系統運行穩定、綜合績效優異,對于海綿城市建設大有可為。

              2022-03-17

              3659
              個人經歷

              人物經歷

              1984年獲南京林學院林學系農學士學位(園林專業)

              1984年至1987年就職于南京園林設計院

              1990年東南大學建筑系工學碩士學位

              1993年5月獲東南大學建筑系工學博士學位

              1993畢業留校任教至今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東南大學景觀學科學術帶頭人

              現任東南大學特聘教授,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景觀學系主任、東南大學景觀規劃設計研究所所長、東南大學風景園林學科帶頭人、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人保部風景園林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學校土建學科風景園林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理事、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理論與歷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長城綠化促進會生態人居與綠色建筑分會會長,江蘇省土木學會風景園林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園林》雜志編委。 

              主要貢獻

              著作成就

              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專著4部,獲國家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各[ 。主要研究涉及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景觀建筑設計、景園歷史及理論、數字景觀及技術等領域。先后在國內外知名高校講學交流,受到國內與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 

              學術研究

              成玉寧教授長期從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景觀建筑設計、景園歷史及理論、數字景觀及技術等領域的教學與科研,致力于推動風景園林的科學化,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引向理性與感性交織、科學與藝術并呈的新高度;開拓了我國數字景觀領域研究與實踐工作,原創構建了風景園林參數化設計方法及景觀環境績效的定量化技術方法,提高了我國數字景觀領域研究的國際地位與影響。 

              主持“參數化風景園林設計方法研究——以豎向設計為(7811、“基于量化技術的集約型風景園林設計方法研究(780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 

              成玉寧教授主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著有《現代景觀設計理論與方法》、《濕地公園設計》、《場所景觀—成玉寧景園作品選》、《園林建筑設計》等;出版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風景園林學前沿》;主編《中國園林史教程》(十二五規劃教材),主編《江蘇風景園林藝術》(江蘇省住建廳項目)、主編《現代風景園林理論與實踐》叢書(已出版專著;主編《數字景觀》論文集2部,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 

              執教20余年來,承擔“景園規劃設計”、“現代景觀規劃設計理論與方法”、“城市與風景旅游環境設計問題研究”等多門本科及碩博士研究生課程,指導訪問學者7人,指導博士后9人(外籍1人);指導博士研究生1其中留學博士研究生4 人);碩士研究生70名(其中留學碩士研究生。承擔“數字技術輔助下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教學改革研究(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重中之重)”等教學改革項目6項,獲“創新型卓越人才培養——風景園林學科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成果江蘇省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成果獎”等教學類獎項7項。 

              項目實踐

              從事風景園林專業余年,成玉寧教授團隊多次在國際及國內設計投標中勝出,主持完成了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風景園林設計、景觀建筑設計等工程實踐兩百余項,超過百余項已建成,獲得社會廣泛好評,先后獲國家及省部級設計獎近。 

              代表作有南京牛首山風景區(北部景區)東片區道路與景觀及建筑設計、江蘇·福岡友好櫻花園景觀提升工程、南京市新街口地段景觀環境提升工程設計、南京老山國家森林公園七佛寺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揚中市濱江公園設計、南京大石湖生態旅游度假區規劃、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丁香花園設計、湖南順天洋沙湖生態旅游度假區修建性詳細規劃、滁州瑯琊山風景區豐樂亭景區詳細規劃、常熟沙家浜濕地公園北擴工程、南京市牛首山北部區域(修建性)詳細規劃設計、京杭運河(無錫段)兩岸景觀提升改造工程方案及深化設計、寧波市風景名勝區管理研究、南京清涼山—石頭城遺址公園概念性規劃設計、佛山市綠島湖片區慢行系統規劃設計、明孝陵明功臣墓徐達墓李文忠墓文物保護與環境整治工程等。 

              優秀作品包括“淮安市里運河文化長廊概念規劃”、“大豐市二卯酉河景觀設計”、“大豐市銀杏湖公園規劃設計”、“蘇州南石湖景區規劃及景觀建筑設計”、“南京地鐵一號線高架站及景觀環境設計”、“南京市白下區法院綜合樓”、“南京大石湖生態旅游度假區規劃”、“溧陽天目湖濕地公園規劃”、“滁州豐樂亭公園規劃”、“淮安中州公園設計”、“淮安蘇皖邊區政府舊址陳列館設計”、“淮安市古清口景區及大運河國家博物館設計”、“常熟拂水堤景觀設計”、“淮河安瀾博物館設計”、“金湖縣人民政府辦公樓”、“淮安古青口景區及九龍閣”、“淮安榷關復原設計”、“淮安古城墻遺址公園設計”、“大豐市銀杏湖公園規劃設計”、“淮安楚州北門大街城市設計”、“沙家浜風景區濕地公園設計”、“常熟古里紅豆山莊設計”、“淮安龍光閣”"南京老山森林公園餐飲中心設計"、"淮安河下古鎮北部片區設計"、"包頭國家生態工業園景觀設計"、"睢寧文化廣場設計"、"桐廬中心廣場設計"、"南京新世界花園景觀設計"、等。

              主持參與完成縱向科研項目有"江蘇省旅游城市景觀特征研究"、"南京地鐵一號線地面站建筑造型方案研究"、"太湖湖濱帶生態修復工程規劃研究"等。 

              主要著作

              1.《數字景觀——邏輯、結構、方法與運用》(“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東南大學出版社,2019) 

              2.《中國園林史(二十世紀以前)》(住房城鄉建設部土建類學科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8) 

              現代景觀設計理論與方法》(東南大學出版社)專著

              4.《園林建筑設計》 

              5.《濕地公園設計》

              6.《場所景觀—成玉寧景園作品選》 

              7.《風景園林學前沿》—— 出版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

              8. 主編《中國園林史教程》(十二五規劃教材)

              9.主編《江蘇風景園林藝術》(江蘇省住建廳項目)

              10.主編《現代風景園林理論與實踐》叢書(已出版專著

              11.主編《數字景觀》論文集2部 

              12.參編專著有《南京的建筑》、《江南理景藝術》等

              13.江南理景藝術》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與第十一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另外發表論文60余篇。 

              主要專利

              生態路工程系統 

              結合路面維修的城市道路海綿工程系統及其施工方法

              一種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統

              一種城市道路專用快速排水系統

              咨詢

              咨詢

              在線客服

              工作日:9:00-18:00

              電話客服:01086463506

              工作日:9:00-18:00

              官方交流群:708885475

              立即聯系

              您還沒有登錄哦~

              登錄

              注冊

              排行榜